致:下一代程序员!

前言

如果没有意外,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四年后,今年的高考考生中,会有很大一部分会进入互联网行业,成为一名程序员。还有另外一部分会成为产品经理、UI设计师、运营、市场,甚至HR、行政管理、财务人员、以及更多看似与互联网无关的专业毕业生,都将因为志愿填报,或机缘巧合在这个行业成为同行乃至同一个公司的同事。唯一的问题是,那个时候,他们所进入的互联网行业,还会是今天的样子吗?

他们会创造这个行业新的样子吗?

 

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成熟的互联网给我们提供服务,例如穿衣有淘宝、拼多多、京东,吃饭有美团、饿了么,住房有链接、贝壳,出行有携程、去哪儿、滴滴。这么一看移动互联网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当中各个领域了,最近生鲜外卖和在线教育也是发展的如火如荼。就连传统行业也在慢慢互联网化,例如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房地产等等….

 

正是由于这样的发展状况,造成了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极其旺盛,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盛况,这几年毕业的学生挤破脑袋都想往各大互联网公司里钻,很多传统行业工作多年的人也想要转行试一试这个风口尖上的行业。

互联网行业的职位主要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设计、运营、UI和市场。

技术研发

包括一款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升级等此类工作的人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程序员。技术人员可以说是企业的骨骼,管理整个框架,维护整个系统程序的稳定。

涉及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数据计算及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数理基础科学等。

产品设计

产品经理是针对企业中某一项或者某一类产品进行规划和管理的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工作。如果说技术人员是企业的骨骼那么产品经理就是企业的灵魂。

涉及的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数字出版、数字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等。

UI设计

主要负责产品用户色彩偏好研究、视觉风格定位、视觉设计提案,需要把产品设计的更加好看,让产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外观上脱颖而出。毕竟现在是个看脸的时代。

涉及的专业:工业设计、动画、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等。

运营(内容编辑、新媒体运营)

产品上线后,有了第一批用户,这时候就需要运营人员的出现,他们就像血液,传输养分,推动产品合理优质的运行。新媒体运营和编辑类职位一般属于市场部门,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以及互动策划、视频编辑能力。

涉及专业:广告学、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编辑出版学等。

 

市场(数据分析)

主要执行市场调研、用户研究活动,如访谈、问卷调查、工效学实验,数据整理和分析,收集业界产品信息。

涉及专业:统计学、社会学、应用心理学、应用统计学等….

 

小编只是把涉及到专业给大家们列出来,仅供各位考生们填报志愿做参考,主要还是看自己对这个行业到底感不感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互联网大佬毕业院校一览图

上面的表格例举出了部分互联网大佬的大学毕业专业,大部分还都是与互联网行业相关的专业,惟独马云的英语专业显得与互联网行业格格不入。那我们来看看英语专业是不是真的格格不入非专业是不是就不能进入互联网行业呢?

马云任教的时候

马云大学毕业之后在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英语。1991年和朋友成立了海博翻译社,但起初翻译社的生意并不景气,马云就去义务和广州进货在翻译社卖小商品来维持运转,两年时间不仅养活了翻译社还组织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1994年底马云第一次听说了互联网;1995年初,偶然去了美国,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开始认识互联网。

看似跟互联网没有关系的英语专业其实帮助了马云,在那个年代中国的通讯还没有那么发达大家也都不知道互联网,如果不会英语的人大概率也不会去美国更接触不到互联网。也正是英语专业帮助了马云更好的了解了互联网。

所以说世间万物都是存在联系的,不是说在你不熟悉的领域你就不会有作为,我们学到的任何一个知识收获的任何一个经验,今后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开启成功之路的一把钥匙。成功是既需要时机又需要我们勤奋好学,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学无止境,科技无止境,“兴趣”这个老师会带着我们去主动探索未知,去实践出真知。

联网行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和良好的就业环境备受关注外,互联网企业的管理体制也备受关注。令人头大的“996”,程序员用脑过度再加上熬夜,年纪轻轻已经出现了秃头危机。虽然是高薪职业但是也不能给了医药费啊,过劳过压再加上熬夜,很多疾病都在逐渐年轻化。

 

前段时间腾讯试点强制6点下班登上了热搜,引起了大众的热议。呼吁实行“996”制度的企业纷纷效仿。

网友的声音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重视,频繁的加班,导致身体疲劳出现疾病,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导致员工的心情就会受到影响,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合理的规划公司制度,合理的安排工作达到最高效率,如何做到一劳永逸,事半功倍不仅是公司管理层需要想的问题也是员工需要考虑的问题。员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优化工作方式方法达到最高效率,公司不强制,实现双赢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End

 

滚动到顶部